Tuesday, April 28, 2015

慢牛、義烏、我們的普選路(二)

(刊於2015年4月28日的AM730)

近日股市牛氣沖天,而過去二十多年的工作令筆者相當熟悉資本市場的發展,所以正好把握這膾炙人口的話題,和大家分享一下何以「一國」和「循序漸進」這個兩個疑似「礙耳」的概念,卻產生了人人受惠的結果—— 包括令港股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股市。

先談「一國」。城市的經濟動力和表現,可在其股市市值上表現出來。一般發達國家的股市市值等於其GDP的1倍。即使是英國,擁有享譽數百年、早已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倫敦,其股市市值都只是GDP的不足2倍,而香港卻高達 15 倍,當中過半是中資企業。彭博統計更指香港已超越倫敦,勢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的股市——我們深信,香港最美好的50年,不是173 年的歷史,而在未來;而這一代年輕人教育最好、富有理想,又有一國給予的發展機遇,一定會做得比上兩代人好。這星期,我們又多了股市市值這一硬數字支持。

香港股票市場如此蓬勃,其中除了本地公司相信我們的制度是全球最好,無需到倫敦紐約上市,亦歸因於國際企業如Prada等,認為相比倫、紐,在港上市能給其股東和家人的資產更大保障和價值。一國兩制最偉大之處,在於連外國人都以真金白銀投票,相信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城市,會比數百年資本主義孕育的國際金融中心倫、紐,更值得投放其公司和家庭的財產。

如今,中移動市值便等於香港1倍GDP,騰訊又是另外七成的GDP。如不是因為「一國」——香港是「自己人」,很難想像中國會容許最大的銀行、電訊商、國企來港上市,而非在「自己人」的上海、深圳、未來的前海,甚或「外人」新加坡。所以沒有一國的機遇,港股市值很可能就會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等於1倍GDP,而本地最大市值的股票可能仍是香港電訊——相信本土派會樂見其成,但同時香港亦不會有高增值的金融業讓我們教育程度最高的年輕人選擇。

明乎此理,亦應明白中國讓這麼多重要企業來港上市,香港情況絕對會影響內地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如果你是中國的對手,你一定不會樂見香港的 P/E 估值升至甚至高於全球平均,從而利用股票這貨幣來收購他國對手公司的業務。所以國家安全在香港的確是個實質議題,不容忽視。

香港股市有今天成就,絕非一蹴而就,當中充滿了「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走上成功路的腳印。而一切都由小小的一罐青島啤酒立下的里程碑開始。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首間在港上市的國企。在港上市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多了生意,有資金更換廠房設備,讓老牌子做得更好。自此,國際投資者透過香港嚴謹的監管,認識到中國企業的運作;上市的H股越來越多,規模亦越來越大。1997年5月,北京控股(即北京市政府的投資公司)在港上市,籌集資金興建了第一條連接北京機場與市中心的高速公路;同年,中移動上市,籌集資金擴展和升級了全國的流動通訊網絡——沒有香港為其集資,今天就可能沒有阿里巴巴及騰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