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0, 2015

放低政治成見 「一國」人人受惠

(刊於2015年4月20日的經濟日報)

今個星期是名副其實「風雲變色」的一周,各位除了要帶傘防風擋雨,還要密切注意中證監為了維持「慢牛」健康發展,周五出招、周六澄清、周日降準所帶來的股市震盪。同時,政府亦會於周三提交2017年政改方案,相信各黨派都會鋪天蓋地表述立場,政局出現一番動盪在所難免。

「一國」雖礙耳 命運共同體

香港黃金五十向來以客觀事實為依歸,我們不是要說服(convert)讀者支持甚麼政治理念,只是希望各位為政改打架之前,可以全觀(holistic)地看香港議題,用客觀事實化解成見、解開心結,用平常心作重大抉擇。

筆者絕非政治專家,但觀察自雨傘運動以來的政治討論日久,各黨派接二連三的「企硬」和「嗌交」,社會的確少了客觀思辯。同時也不難理解,在人人都忙、分秒必爭的香港,加上媒體渲染下,政改常用的「循序漸進」很自然會立即勾起抗拒;而對於不明白中港兩地其實是個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的人而言,政改常用的「一國」概念,更會覺得難以接受。

不過,很多事情乍看之下未必順眼,事實上卻會令人喜出望外——正如當大家首次見到來自蘇格蘭、看起來有點「老餅」、「過時」的Susan Boyle唱《I dreamed a dream》,都未必會想到她擁有天籟之音,震撼人心、賺人熱淚。

歸根究柢,港人辛苦讀書、不懈工作、努力養家,為的都是共同創建及維繫一個更好的文明社會。具體而言,這應包括(一)老有所依、弱有所靠、傷有所救、殘有所助;(二)下一代過得比自己一代好。

美普選總統 僅「翻兜」政客

雨傘運動充分反映了特別是年輕人對追求某一種普選制度的激情和理想。筆者絕對支持普選,因為一個文明社會理應賞優罰劣,人民可任免政府。不過環顧全球,很多有普選的國家,都不見得一定是文明社會。

例如印度普選歷史逾60年,到今天很多地方依然一貧如洗,連基本公共衞生、女性尊嚴等都仍強差人意;歐洲青年失業率高達22%,久無起色,幾可肯定年輕人會過得比其父母一代差;文明古國希臘如今正正在做最不文明的賴債,對前人後代都不負責任;至於Land of the Free美國,由於選舉入場門檻及費用太高,長期都只有兩黨角力。到最新一屆大選,甚至可能見到第三個布殊,與第二個克林頓對壘。

美國中產實質收入20多年來原地踏步,貧富懸殊又是歷史新高;這不禁令人疑問,在這個最需要深層次改革的時刻,幅員3億人口的美國,其選舉制度只能「翻兜」三兩個政客,是否可說是公平、公正、公開?如此結果,又會否把所謂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變成美國噩夢﹖

單靠普選 未必建文明社會

普選是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單靠普選這一「必需品」並不能創建出文明社會。當A(文明社會)必定推出B(一定有普選),但B(普選)卻不能推出A(未必創出文明社會),那B便是A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正如花朵需要陽光、水份、肥料,缺少任何一樣,多優良的品種都會枯萎。如果社會只聚焦政改,卻不理其他社會需要,例如再不加建醫院、安老院,何來老有所依﹖

選舉制度只是文明社會大圖畫(big picture)的其中一個格子(pixel),當中還包括繁榮經濟、優良教育、推己及人、向好向善之心等。筆者相信,所有真心為香港好的人,都應用一貫的平常心、客觀務實地審視現況,不要在政治格子中打生打死,別讓空泛口號佔據公共討論,妄圖追求全球都不存在的烏托邦,令香港裹足不前,無法創建文明社會。

港股值GDP 15倍 全球第3大

近日股市牛氣沖天,而過去20多年的工作令筆者相當熟悉資本市場的發展,所以正好把握這炙手可熱的話題,和大家分享一下何以「一國」和「循序漸進」這個兩個疑似「礙耳」的概念,卻產生了人人受惠的好結果——包括令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股市。

先談「一國」。一個地方的經濟動力和表現,可以在其股市市值上表現出來。一般而言,發達國家的股市市值等於其GDP的1倍左右。即使是英國,擁有享譽數百年、早已十分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倫敦,其股市市值都只是GDP的不足兩倍,而香港卻高達15倍,當中過半是中資企業。彭博統計更指香港已超越倫敦,勢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的股票市場——香港黃金五十深信,香港最美好的50年,不是173年的歷史,而在未來;而這一代年輕人教育最好、富有理想,又有一國給予的發展機遇,一定可以做得比上兩代人好。這星期,我們又多了股市市值這一硬數字支持。

香港股票市場今天如此蓬勃,其中除了本地公司相信我們的制度全球最好,所以不到倫敦紐約上市,當然還歸因國際企業如Prada等,認為相比倫、紐,在港上市能給其股東和家人的資產更大保障和價值。一國兩制最偉大之處,在於連外國人都以真金白銀投票,相信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城市,會比數百年資本主義孕育的國際金融中心倫、紐,更值得投放其公司和家庭的全副財產。

視港自己人 大企南下上市

如今,一間中移動市值便等於香港1倍GDP,一間騰訊又是另外7成的GDP。但如果不是因為「一國」——香港是「自己人」,很難想像中國會容許最大的銀行、電訊商、國企在港上市,而非在「自己人」的上海、深圳、未來的前海,甚或「外人」新加坡。那麼,沒有一國的機遇,香港的股市市值,很可能就會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等於1倍GDP,而本地最大市值的股票可能仍是香港電訊——相信本土派會樂見其成,但同時香港亦不會有一個高增值的金融業,讓我們教育程度最好的年輕人選擇。

明乎此理,亦應明白中國讓這麼多重要企業在港上市,本港情況絕對會影響內地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如果你是中國的對手,你一定不會樂見香港的P/E估值升至甚至高於全球平均,從而能利用股票這貨幣來收購他國對手公司的業務。因此,「國家安全」在香港的確是個實質議題,不容忽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