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9, 2014

黃金五年(2010-14)— 回顧及展望記者招待會 The Press Conference on Golden 5 Years (2010-14) : Review and Forecast

黃金五年(2010-14)— 回顧及展望記者招待會

The Press Conference on Golden 5 Years (2010-14) : Review and Forecast

如需下載新聞稿及PowerPoint,請瀏覽:

If you would like to download the press release and PowerPoint, please click the following link.

Monday, August 25, 2014

太平盛世(二)

太平盛世(一)

(刊於AM7302014年8月25)

上次提及,美國費城人口中,八成的黑人孩子都在無父無母的背景中成長,原來英國的情況亦不遑多讓。近一半的英國孩子出生時,父母沒有結婚,數字是香港的7倍之多。這是個「四維」的問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家庭是組成社會最重要最基本的單位。所以港人依然相信,為了生小孩要先結婚。當男女對「配偶」連一年半載的承諾都欠奉,又如何談得上養育孩子至20歲成年的責任?

一生人最大責任(commitment)莫過於夫婦對彼此的承諾,以及父母對子女的養育,因為兩者都是無條件而且一生一世的——即使明知未來不可預測,你都放棄重新選擇的自由:一個人30歲結婚,就是承諾不會因伴侶20年後中年發福、思想跟不上或年老生病而拋棄對方;生兒育女,哪怕你「生嚿叉燒」,都會給他最大的栽培。整個7月的「學習」假期,每天都朝7晚11,對我或港人父母而言,來得相當自然。但在外國,觀乎上述數字,父母對子女付出則大有可能不一樣。 相反,若果大家把照顧孩子和長者的責任都推給政府,當然自身的自由和方便多了,但到頭來不單因假手架床疊屋、程序多多的政府令自己要交的稅項倍增,更甚者還大大削弱家庭價值:年輕好玩才是家人,年老多病、陀手掕腳的就不想「眼冤」,推給政府養或送進老人院。當人們連對家人都要計到盡:老公嫌棄老婆煮的菜難吃、子女嫌棄供養父母拖累自己……那市民對市民,甚至對國家自然錙銖必較。

9月蘇格蘭獨立公投,便是源自國民認為英國的支持不足。United Kingdom會否變成Divided Kingdom繫於一綫,「四維」對於社會團結的重要可想而知。當家不成家、國不成國時,菁英們亦會離鄉別井。最新數字顯示,居於英國以外的英國人創新高,實在令人惋惜。現在人人都談「國際標準」,但數字說明,外國的月亮不一定特別圓。不同的價值觀自會孕育出不同的制度。難道香港要與欠缺責任心的「國際標準」看齊嗎?

數據顯示85%港人會支持父母的生活;69%願意與父母同住。周末晚上,放眼都是10至12人的大枱、三代同堂用膳,與外國多是2人的餐桌大相逕庭。看來儒家重視孝道的社會倫理觀念,依然青春常駐。香港社會對家庭的責任心絕對倍數拋離外國,「精神資本」(spiritual capital) 這個創建太平盛世最關鍵最核心的元素,實在極之雄厚。

看罷「太平」數字轉看「盛世」數據:美國的家庭實質入息中位數自2007年起一直下跌,最新數字比1989年水平還低,25年間不進反退,同為美元區的香港同期卻增加至少20%(名義增幅則分別為美國:+76%、香港:+157%)!英國也是一丘之貉,實質家庭入息在過去10年原地踏步。但香港家庭入息自黃金五年起(2010年)至今上升近三成,撇除通脹亦升近一成。再者治安之佳傲視全球、庫房長期「水浸」。客觀數據擺在眼前,香港的太平盛世理應羨煞全球!難怪踏出抵港大堂時,我十幾歲的孩子都問了一個我不懂回答的問題:「為甚麼明明香港是太平盛世,會弄到家嘈屋閉?」

Thursday, August 21, 2014

2014年8月28日活動通知:黃金五年 (2010-14)-回顧及展望

2014828日活動通知

黃金五年 (2010-14)-回顧及展望

獨立非政治非弁利研究組織香港黃金五十曾發表了「黃金五年(2010-14)」的預測,我們將於2014828日召開記者會,講述黃金五年的回顧,並提出新的預測及展望,歡迎親臨出席。

詳情如下:
日期:2014828
時間:下午3時(記者會
地點: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界貿易中心38樓世界貿易中心會

關於香港黃金五十:

香港黃金五十於二O一一年六月由林奮強以個人資金成立之獨立、非牟利、非政治研究組織,由資深分析員林奮強先生帶領十二位八十後及九十後成員,以客觀事實數據分析香港此刻的黃金機遇,並找出相應的制度瓶頸,發表研究報告。詳情請瀏覽www.hkgolden50.org

Monday, August 18, 2014

太平盛世(一)

太平盛世(一)

(刊於AM7302014年8月18)

差不多整個7月,我和家人在英、美過了一個奔走三千多公里「學習」假期,帶子女參觀大學及探望一個在香港、美國貢獻一生、當了幾十年牧師,現已入住安老院的姨姨。以往每次離港一段長時間,回來時都想”kiss the ground”,為終於重返一個有菜、有飯吃、極富效率、安全而且人人守法的家而心感雀躍。但今次,做了五十多年人的我落機時首次覺得到了一個紛亂的地方。這感覺十分奇怪,因為英美之旅的經歷,在在說明香港確是太平盛世。

為了全情感受美式自由,我特意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到美國民主發源地費城,觀賞Independence Parade。費城的國慶活動是全美最大,晚上也有煙花表演,但歷時只十餘分鐘,規模也小,遠不及香港廿多分鐘的煙花精彩。費城有些地區與底特律相似,同樣頹垣敗瓦。黑人佔費城人口的44%;而且只有約兩成的黑人子女由父及/或母親照顧,即八成都在無父無母的背景中成長。當孩子一生都未嘗過父母無條件、強大的精神支持和照顧,長大後一旦和人爭執,一時火起殺了人,也不會想到受害者是別人的子女或親人而特別懊悔,亦不會對人命珍惜。事實上,費城的謀殺罪案率是香港的57倍!看到這數字,你根本不會敢讓孩子隨便出街。這也許解釋了何以眾多大學的招生講座中,場場都有人問到校園治安的問題。

如果港鐵遲到率上升1倍,肯定港人怒火滿腔,傳媒和議員則「嘈到拆天」。試想若果上升1倍的不是列車遲到率而是謀殺率,則更會是連續幾周的頭條新聞,因為到時不只是怕上班遲到,而是怕一出門便有去無回!相信父母們都會叫子女放工放學後要立刻回家,香港入夜後的市道亦會像「沙士」般水盡鵝飛。而如果謀殺率變成如費城的57倍,港人心理上都會覺得一出街便到了被轟炸的加沙戰場一樣。治安壞的美國城市還有很多。日前馬里蘭州最大城市巴爾的摩剛通過國內最嚴的宵禁,勒令16歲以下兒童在晚上10時前必須回家。而美國史上首個實施宵禁的城市,又正是費城。須知費城不是等閒的二三線城市,而是“land of the free”的第五大名城,也是Ivy League名校賓夕法尼亞州大學及其中以MBA課程聞名的Wharton School的所在地。

這是十分荒誕的事:要打擊罪案,理應治本地從家庭、學校;治標地從警察、執法方面著手改善。但捨本逐末的宵禁,不但不治標不治本,沒有把壞人抓了,反而「斬腳趾避沙蟲」,為了減低罪案率,以「為民安全」之名,把好人鎖在家!這可能是因美國福利系統做得太大,政府「莫財」,無法增加資源,只能宵禁。在自詡最自由的國度內,政府卻帶頭侵蝕(erode)青少年人身自由,不禁令人搖頭輕嘆。我實在不能想像,若如此惡法在港實行,我們的青少年會反應會有多激烈。如果各位看過以上數字,覺得荒誕離奇甚至超現實(surreal),請務必留意下次的英國數字,自會明白何以英美之旅令我更加了解香港的確是太平盛世。

Wednesday, August 13, 2014

港太平盛世 何解家嘈屋閉?

港太平盛世 何解家嘈屋閉?

(刊於經濟日報2014年8月13)

差不多整個7月,我和家人在英、美過了一個奔走2,000多英哩的「學習」假期,帶子女參觀大學及探望一個在香港、美國貢獻一生、當了幾十年牧師,現已入住安老院的姨姨。

英國近半孩子 出生時父母未婚

以往每次離港一段長時間,回來時都想「kiss the ground」,為終於重返一個有菜、有飯吃、極富效率、安全而且人人守法的家而心感雀躍。但今次,做了50多年人的我,落機時首次覺得到了一個紛亂的地方。這感覺十分奇怪,因為英美之旅的經歷,在在說明香港的確是太平盛世。

為了全情感受美式自由,我特意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到美國民主發源地費城,觀賞Independence Parade。雖不像香港兩位政治人物與副總統拜登會談,但我也和他擦身而過。

費城的國慶活動是全美最大,晚上也有煙花表演,但歷時只十餘分鐘,規模也小得多,遠不及香港20多分鐘的煙花精采。費城有些地區與底特律相似,同樣頹垣敗瓦。黑人佔費城人口的44%;而且只有約兩成的黑人子女由父及/或母親照顧,即8成都在無父無母的背景中成長。英國之行又令我得知:近一半的英國孩子出生時,父母沒有結婚,數字是香港的7倍之多。

這是個「四維」(禮義廉恥)的問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家庭是組成社會最重要最基本的單位。當男女對「配偶」連一年半載的承諾都欠奉,又如何談得上養育孩子20年成年的責任?

一生人最大責任(commitment)莫過於夫婦對彼此的承諾,以及父母對子女的養育,因為兩者都是無條件而且一生一世的——即使明知未來不可預測,你都放棄重新選擇的自由:一個人30歲結婚,就是承諾不會因伴侶20年後中年發福或年老生病而拋棄對方;生兒育女,哪怕你「生舊叉燒」,都給他最大的栽培。

家人也計到盡 對社會自錙銖必較

整個7月的「學習」假期,每天都朝7晚11,對我或港人父母而言,來得相當自然。但在外國,觀乎上述數字,父母對子女付出則大有可能不一樣。

數據亦顯示,85%港人會支持父母的生活;69%願意與父母同住。周末晚上,放眼都是10至12人的大枱、三代同堂用膳,與外國多是2至4人的餐桌大相逕庭。今天的香港,看來儒家重視家庭的社會倫理觀念,依然青春常駐。香港社會對家庭的責任心絕對倍數拋離外國,「精神資本」(spiritual capital)這個創建太平盛世最關鍵最核心的元素,實在極之雄厚。

相反,若果大家把照顧孩子和長者的責任都推給政府,當然自身的自由和方便多了,但到頭來不單因為輾轉迂迴、假手政府的inefficiency令自己要交的稅項增加,更甚者還大大削弱家庭的價值:年輕好玩才是家人,年老多病、佗手掕腳的就不想「眼冤」,送進老人院。當人們連對家人都要計到盡:老公嫌棄老婆煮的菜難吃、子女嫌棄供養父母拖累自己……那市民對市民,甚至對國家自然錙銖必較。

家不成家國不成國 香港要學?

9月蘇格蘭獨立公投,便是源自國民認為英國的支持不足。United Kingdom會否變成Divided Kingdom繫於一綫,「四維」對於社會團結的重要可想而知。當家不成家、國不成國時,菁英們亦會離鄉別井。最新數字顯示,居於英國以外的英國人創新高,實在令人惋惜。

當孩子一生都未嘗過父母無條件、強大的精神支持和照顧,長大後一旦和人爭執,一時火起殺了人,也不會想到受害者是別人的子女或親人而特別懊悔,亦不會對人命珍惜。

自由民主之都費城的謀殺罪案率是香港的57倍!看到這數字,你根本不會敢讓孩子隨便出街。這也許解釋了何以眾多大學的招生講座中,場場都有人問到校園治安的問題。

港府官員外出,雖然偶而遇上示威衝擊,甚至中「蛋」,但對比拜登參與國慶活動,要有20多個踏着roller blade、荷槍實彈的保鑣,前後六部黑色玻璃的SUV,實在小巫見大巫。

拜登和群眾握手,但我忍不住想:「握大力一點,或者腳下一滑把副總統拉跌,會否被一槍擊斃?」

踏出抵港大堂,連我十幾歲的孩子都問:「為甚麼明明香港是太平盛世,會弄到家嘈屋閉?」

撰文:林奮強 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