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4, 2013

進攻是最佳防守,投資才是創富良方

(刊於AM73020131月4)

香港過去投資不足,和公共財政方針不無關係。要改變,關鍵是政府的財政預算準則(budgetary criteria)。政府一向力求把公共開支控制在GDP的20%以下,堅守「大市場小政府」原則。然而環顧全球,比香港人均GDP高9%的國際經合組織(OECD)平均政府開支佔經濟46%,比香港人均GDP多28%、全球競爭力名列前茅的德國更接近一半﹗可見公營部門(public sector)絕非愈小愈好。事實上,以香港GDP兩萬億及政府開支4,000億計,即使政府增加開支10%,也不過把公營部門由20%增至22%。但這兩個百分點足有400億,可興建6間科大或瑪麗醫院,規模之巨不容置疑。

有說政府公共財政其實受基本法107條規限,保守、審慎理財無可厚非。但假如細讀基本法,107條明文特區政府應「力求收支平衡」而非「力求巨額盈餘」。現時不斷出現的「結構性盈餘」根本是一種「系統性不平衡」。由此可見,基本法其實已「內置」機制,提醒政府在經濟社會有需要時,應毫不猶豫地增加投資,而不是墨守成規,坐視不理。

關鍵是眼前的香港不折不扣是個仍然增長中的經濟——每個打工仔都肯定有一個(甚至更多)職位等著他上班賺錢。且看2010年起,金融業、進出口貿易業大受打擊時,香港總就業人數卻在20個月內在歷史新高的基數三百五十多萬,以有紀錄以來最高速度增加了4%,也是說額外十多萬人「有工開」,私營機構職位空缺更達7萬個 (佔勞動人口2%)!

因此,今天的投資不可能是大白象。面對龐大市場需求,加上土地和人手均告短缺;此時對各項軟、硬件等生產力的投資,如大學、再培訓、人口政策引入精英等,必定有可觀回報。

香港位處於全球增長最快區域亞洲的心臟,政府理應順應龐大市場需求和社會長期、迫切需要「應使則使」,做個「大市場,明眼政府」,盡用我們的先行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做好各項配套,鎖緊機遇,創造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機遇由全球各地湧入,有為的(enabling)政府順勢投資,造大服務業軟、硬件容量以疏通(unblock)雙樽頸,好容納更多機遇,造福市民亦為政府帶來更多、更穩定、更長遠的財政收入支持更大的經濟、社會投資,引入更多機遇……政府想長遠財政穩定,今天更要投資,鎖緊需求和機遇,才可保證收入「長做長有」,才是真正的「應使則使」。

更重要的是,港人必需瞭解,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vacuum)之中。區內強敵環伺,無時無刻都是個動態博弈(dynamic game),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威尼斯沒有因應來自世界各地的機遇而造大造好,才由大都會衰落而成明日黃花。亞洲區內有心有力有錢的對手多的是,如新加坡早就香港優勢進行針對性建設。假如香港再不投資,競爭力勢將被軟、硬件雙樽頸帶來的成本上漲嚴重侵蝕,顧客、企業早晚會捨港而去,到其他質素高、價錢低的城市去。

換言之,財爺曾司長的擔憂確實有理。面對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假如香港不力爭向上,繼續盲目派錢,最終只會嚴重侵蝕政府收入基礎(undermine our income base),入不敷支、步歐債國家後塵只是時間問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