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6, 2012

外來賓客乃我們均富之源

(刊於AM730201211月26)

近日中港矛盾成社會焦點,不少人萌生排斥內地人之心。但我卻要在此提供一個「冷知識」——從經濟上看,香港人閉關鎖港絕不可行。首先,香港只是個人口700萬小型經濟體,若只服務自己人,最多也只會創造700萬顧客的價值,難有增長;沒有增長便難有新機遇和職位提供社會流動性。以飲食業為例,要一年增長10%,難道要日益注重飲食健康的港人每年多吃10%食物?當然不可能!

其次是我們龐大的入口帳——我們每天由起床到睡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手機電腦、甚至水電,通通要由外地進口!數十年前,我們出口輕工業產品支付入口帳;今日香港服務業主導,我們便以「服務出口」(service export)「埋單」 。服務出口即是顧客入口,香港茶餐廳不會把雲吞麵郵寄往東京,而是需要該名東京旅客花上財力、時間,長途跋涉乘飛機來港親臨餐廳,享用那碗新鮮熱辣的雲吞麵。我們服務越多外來人客,便能賺取更多收入,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幫助更多弱勢社群、提供機會給年輕人上流,使香港更繁盛、更均富、更人性化。

既然外來顧客如此重要,我們又怎能選擇性排斥佔我們客人一大部分的內地人?正如我多次提及,內地對香港服務業的龐大需求是我們達至均富、和諧的契機:大量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在香港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帶來了大量無需高學歷的銷售員、侍應、導遊等職位,令低技術人士得以自力更生。但北水南流惠及的其實絕不止基層市民!以提供大量優質高收入及中產職位的金融業為例,目前在港的中資金融機構已達59間,比5年前增加逾5倍,在港招聘大量員工;人民幣在港存款、結算業務急速發展,有潛力創造數以萬計職位;更別提每年申請來港上市的中資企業了!一位有意在港開拓金融業務的內地企業高層更形容:「香港是個IPO的大碼頭!」一國一市場下,北水南流絕非只是零售、旅遊的故事,而是佔香港GDP 93%的所有服務行業中每位老闆、員工,和他們數百萬家人的故事!

國際都會的兩個特質正是服務出口和價值出口 (value export) ,吸引大量外來顧客之餘亦讓他們感受當地的先進、人性化價值觀。香港的貿易總量為GDP近4倍、旅客人次為本地人口6倍,經濟、客人的流動均已遠超本地規模,開放性早達國際都會水平。當年孫中山來港求學,結果把香港價值帶回中國,推翻5千年帝制,是我們170年來價值輸出這優良傳統的寫照;在我們過夜旅客即將超越倫敦、紐約之際,我們又是否希望突然閉關自守?與其敵視可能稍欠禮貌的內地旅客,倒不如放開懷抱讓更多內地普羅大眾、學生來港,體驗我們的先進價值、公民社會,讓自由行成為「感受自由、誠信之行」,向內地出口價值 (export values) ;香港對祖國最大貢獻,無疑是帶領中國在軟件、價值觀上逐漸與全球接軌,我希望香港人不要辜負170年的使命,真正發揮我們的潛能,潛移默化影響中國、影響全世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