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6, 2015

效獅城投資基建 財爺才可保未來

(刊於2015年3月6日的經濟日報)

公共財政的關鍵原則,就是不能墨守成規。真正的「應使則使」必須因應經濟機遇與社會需要投放。而這方面的表表者,肯定就是我們同區的強勁對手新加坡。


星應使則使 政府愈來愈小?

(一)公共財政消極被動 香港束手捱打

獅城的人均GDP落後香港近30年,直至2002年提出「重塑新加坡」(Remaking Singapore),公共開支大增6成,包括填海造地建成了濱海灣金融區(Marina Bay Financial District),短短10年,製造了的寫字樓面積等於整個中環,亦等於製造了龐大稅基!過去10多年從香港流走的30多萬個職位,相信很多都是在其中上班。新加坡政府亦從外地輸入醫生、大增國際學校學額、主動提供稅務優惠等,吸引全球有意進軍亞洲的跨國企業和菁英進駐當地。

當地的人均GDP在2004年超越香港,到今天甚至拋離我們45%(圖一)。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加坡大增公共開支,但由於她應使則使,順環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的大勢,自然水到渠成;令其經濟遠遠跑贏政府開支,本來小的政府變得更小(圖二)﹗這便是迎好而上,順勢投資的好結果。

不確定性 非束手坐視藉口

環顧亞洲,放眼都是主動積極的城市:上海、前海、深圳、新加坡等,她們的政府帶頭幫市場一把,開了小路,讓企業愈走愈開闊,因而製造出新的就業和稅收,最終得益的,還是社會和政府庫房。可以想想,如新加坡政府不是填海建成Marina Bay,又主動推銷新加坡,有可能短時間超越香港,甚至把本來是香港口袋中的機會都搶去嗎?如果澳門政府沒填海建成路氹城,有可能容納這麼多世界級旅遊設施和酒店嗎﹖

(二)不確定性非藉口 投資Hong Kong Inc.回報最高

過去幾年,財爺不斷強調外圍不穩等「不確定性」(uncertainties)和風險,因此政府理財要步步為營。我們希望司長能面對現實,不要讓不確定性成為政府束手坐視的藉口。風險是生命的一部分(uncertainty is a fact of life),也是資本主義和市場機制的精神:例如近日Samsung推出新手機,可能對手機市場及Apple帶來不確定性。但正因如此才有競爭、有進步;有贏家、有輸家。我們無法完全規避風險,只能主動積極地投資香港,力求我們持續成為贏家。否則當別人投資而我們沒有,香港則只有長期衰落一途。而事實是,即使在沒有政府刻意支持、硬件軟件都不足下,面對歐債危機、中國經濟放緩、美國復甦乏力等不利因素,香港依然錄得盈餘;若我們能迎好而上,香港肯定可在一個高風險的世界中也能「贏到開巷」。

而假如政府真的怕風險,那麼未來基金的組合也有問題。風險與回報成正比是投資常識,如私募股權和海外地產等項目,基本上都是以較低流動性換取較高潛在回報。但他們的回報極受出售風險(exit risk)影響,例如你投資10年的手機製造商,手機不受歡迎,到公司上市時因股市進入低潮而無人問津;或買的海外商場無人洽租,最後也可以血本無歸。

相反,眼前可以確定的,就是香港的結構性經濟機遇,以及極龐大的社會需要!在住宅、商場、酒店、寫字樓、醫院、老人院以至龕位都不夠下,投資香港是完全沒有出售風險、回報極高的項目,因為買家早已在門外大排長龍等着香港建設,毋須想像、估計、推算。

基金投資海外 何不投資香港?

我們絕對同意政府坐擁巨額儲備,應有相當部分投放於流動性較低的資產,追求較高回報,事實上我們已遲了外國政府近20年。但這在現時外滙基金的架構上一樣可行,毋須架床疊屋,徒然限制靈活性。

未來基金目標是10年期投資,一半投放於保本資產,另一半則投資在高增長組合。這看來與未來基金目的有點矛盾:既然現時外滙基金大部分的投資都是低風險的資產,未來基金應該只需要較高風險和回報的項目。尤其是長劃組都指出很多先進國家今天都債台高築,而保本資產又通常是國債,當這些今天已負利率的國債一旦爆煲,其損失隨時比高增長組合的收益還大﹗這方面,債券大王Bill Gross日前也有撰文談過。

另外,私募股權、海外地產等投資回報具周期性,對入市出市的時間相當敏感,早一年、遲一年結果可差天共地(回顧香港樓市便可知)。強行限制投資年期,那10年後投資到期,若剛好正是有關資產的低潮,而政府又等錢用,該如何是好?

政府成立未來基金,都是為了追求長遠、穩定、強現金流的投資,那麼有甚麼項目好得過Hong Kong Inc.本身?用粗略的理論,5年前政府可用儲備約1萬億,若把總盈餘5,700億當作這筆錢的投資收益,其回報率便高達54%!同期外滙基金的投資回報只有14%,若扣除期內通脹,實質回報更是-7%!既然如此,與其把錢投放在海外地產、私募股權,為甚麼不投放在完全沒有滙價及出售風險的香港社會經濟上?

發展醫療產業 成港新支柱

香港從來都不怕風險,幾十年來港人見招拆招,才成就香港今天傳奇。我們有需求、有資金,現在最差的一招,肯定是甚麼都不做!事實上,香港過去50年肯定不比未來20年更加「確定」。而且金融風暴、沙士等危機都是神出鬼沒、毫無先兆的;相反人口老化則絕對可以預見;但我們都從未成立甚麼未來基金,為何今天才要多此一舉﹖

好比對面大廈大火,你打電話給財爺求救,他向消防處注資50億,但卻連一部消防車都沒有派遣到場,結果當然死傷枕藉。遠錢不能救近火,未來基金即使真的有其回報,到錢回籠時,損失的都不可能追得回來。

講到底,財爺實應明白,投資是為了未來回報,例如,當政府造地建醫院,培訓本地及從外地引入醫生,短期可能有赤字;但醫療體系容量增加,必定會製造大量「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例如一間新的大醫院,升降機可以用最新、最快的;手術室可以重新更好地規劃等,節約時間和成本,多救人命!而且,多了醫院,輪候時間短了,為人子女的可以少請半天假陪父母看病,由此避免的生產力損失可以相當龐大。

又例如,若政府投資支持私營醫療產業發展,絕對可以成為本港第5大支柱產業:一個50歲的中坑,到他90歲離世之前共40年,這等於一個25歲畢業的醫生直至其65歲退休為止的時間,長做長有。再者,香港的醫療質素在全球名列前茅,實可做亞洲區醫療樞紐。

醫療體系有保證 吸客穩稅基

以流感為例,今年香港流感嚴重,可以想像內地的流感規模只會更大。如果香港有自己生產的流感疫苗,當內地要全國性地購買疫苗時,你認為他們會買香港還是深圳出產的疫苗?當內地連奶粉都信任香港,投資醫療體系不但可以控制本港醫療成本,還可以為未來打下更堅實廣闊的稅基。因此,只要投資得宜,我們根本不用在意短期赤字,這些才是真正的長遠回報。

借用日前葉兆輝教授引用林肯的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與其一味擔心,倒不如勇敢、積極地面對,今天就投資香港,造大我們社會經濟的餅,以求香港在全球年年赤字,沒有條件應對人口老化的危機下,仍能做到年年盈餘、幸福繫萬家,活力聚香江這難得的大團圓結局!(系列二之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