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5, 2015

文明社會 淨係普選咁簡單?

文明社會 淨係普選咁簡單?
(刊於2015年6月15日的星島日報)

過去一年,香港社會因為政改爭拗不休。700萬港人個個都是好人,卻搞得今天如此不快,相信港人和筆者一樣都十分痛心。其實大家都為香港好,鬧得面紅耳熱的原因,都是想把香港建成文明社會,令(一)老弱傷殘,有所照顧;(二)下一代過得比上一代好。

不過,要令老中青三代生活過得更好,除了政治以外,我們還有許多同樣重要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需要大家如政改一樣着緊、懷着同樣令人面紅耳熱的熱衷,急切討論和處理。

聚焦政治忽略發展

剛過的流感期奪去逾400條性命,比「沙士」還多。普通流感已如是,如果「新沙士」襲港肯定是個災難。流感死者大多是長者,須知今天香港還只有100萬長者,未來15年多將大增1.2倍至220萬。屆時流感造成的人命損失隨時數以千計。你未必認識年初的400名死者,但當長者人數達220萬時,疾病危及的,一定會包括我們父母、親人、朋友﹗

可惜,可能因為香港社會和議會15年如一日,只聚焦在政治一格子(pixel)而忽略大圖畫(picture),令發展停滯不前,亦令香港的病牀總數毫無寸進,如果我們目光仍如此狹窄,未來15年恐怕也會困在今日,原地踏步﹗

年輕人面對的危機同樣逼在眉睫。香港共有7萬個酒店房間,預期未來6年增加約7,000個;澳門去年有3.5萬個,未來6年將增加3.5萬個,翻一番!而且,香港未來新增的大多是幾十間房的劏房式酒店,而澳門卻有像剛開幕的銀娛二期中,全球首間全套房Ritz-Carlton及亞洲最大的JW Marriott等世界級酒店。理大酒店管理課程全球排名第二,但香港卻沒有新的好酒店供他們管理,菁英學無所用。其實酒店以外,我們十多年沒建醫院、寫字樓、展覽館,等於逼我們各行各業的菁英,為追求發展機遇,到澳門、上海、前海、新加坡打工。這種港漂趨勢,是菲傭模式的翻版,會令很多家庭妻離子散,家園變成老人村。

要直選也要經濟

我絕對支持普選特首,因為文明社會理應賞優罰劣。但我們也要切記是文明社會的一個「必要但非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好比栽培花卉,同時需要陽光、水分、肥料。每天只幫盆栽澆水,但卻不給它曬太陽和施肥,多優良的品種都會枯萎。同理,文明社會需要直選制度,但也要蓬勃經濟、優良教育、完善醫療等。

讓事實說話:我們撇開印度、印尼、非洲、南美等發展中民主國家,只看最先進成熟、最高「國際標準」的直選國家是否文明社會?地球上最大經濟體歐盟,每5個青年人便有一個失業;文藝大國意大利的青年失業率高達44%,和長年受戰火蹂躪的利比亞不相伯仲 (圖1)。讀書最多一代,長大時卻不能像其嬰兒潮出生的父母得享全民就業,反而人人失業,實在糟蹋。

另外,最大的「國際標準」先進民主國家美國,其實質家庭入息中位數25年來不升反跌(圖2)!唯一稍見起色的只有2000年代中,但也是由於它製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樓市泡沫,在爆破後便繼續長期衰落。

依「國際標準」就可利民?

似乎,很多遠高於「國際標準」的直選制度,都不能貢獻家庭的口袋,亦不能令精英學有所用,勢過得比父母輩差。當大家吵得面紅耳熱、情緒主導時,最好就是心平氣和、客觀、全觀(holistic)地看事實。比方說,議員把「國際標準」選舉掛在口邊,那他們能否別「講啲唔講啲」,也告訴市民「國際標準」的稅率、失業率、罪案率?到底有否客觀證據,說明「國際標準」一定可利民紓困、支援下一代,所以香港必須跟隨? 再者,令大家吵得面紅耳熱的,很多都是沒有理據、煽風點火的陰謀論。例如,有議員開口閉口說「假普選」是「權錢交易」。但幾個月前,前政務司司長、最富有的家庭之一,「權」「錢」都依法入獄。「交易」證據何在?

又有說若「袋住先」,政府便會強推23條,「陰乾」香港。但看看數字:回歸時香港經濟是中國的五分之一,到今天是3%,預測10年後更跌至0.5%,即屆時中國經濟每年會「生出」14個香港。當「50年不變」只過一半,香港便將在國家的經濟版圖上自動消失!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真的有必要主動動腦筋來陰乾一個正自動消失、「零頭中的零頭」香港嗎?

「一國」令香港獲照顧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一國」,中港乃一家人,國家根本就不需要照顧香港。但正因是一家人,國家反而要動腦筋想辦法,幫正自動消失的香港維持重要性,才會有滬港通、深港通,以至今天香港的股市市值超越倫敦,是世界第三。中國肯定不是完美,但不能否定國家正不斷進步,愈來愈文明。客觀而言,一個在過去30年令7億人脫貧、國民壽命增加三十多歲,今天還在打貪、改革經濟,在質量、道德、法治方面仍在急速改善的國家有甚麼問題?偏偏在傳媒、政客渲染下,「一國」已變成禁忌及陰謀論的溫牀。好比近日無中生有的「三億買票」成為頭條新聞,甚至立竿見影地影響民調結果,便可見一斑。

泛民議員又說政改令港人「無得揀」。但其實政治以外,還有更多也很重要、影響香港每一個家庭的事,香港人都無得揀:劏房戶想上樓、新婚夫婦想上車沒樓揀;當客人被其他城市搶去,年輕人想在港找有上流力的事業發展沒工揀;病人沒醫院揀、沒病牀揀;長者沒老人院揀;連死者也沒骨灰龕位揀!

最緊要踏出第一步

這是否我們想見的事?我們還要多少長者死於流感、多少大埔安老院事件,才有人挺身而出,抗衡事事不講道理、政治掛帥,以民主之名大搞不合作運動,動輒拉布、司法覆核、逢事必反必阻必拖必鬧的議會文化;當我們面對燃眉之急時,才來浪費納稅人金錢時間,結果害了長者、害了年輕人、害了家庭,令社會民生發展倒退。

港人似乎有個通病,認為只要有某種普選,天下所有問題便迎刃而解。但上述的歐美國家便是鐵證,說明這非事實。正如由1993年青島啤酒上市起,做到今天股市全球第三,香港當時沒有因顧慮水質及管理問題,而不踏出第一步幫青島啤上市,便說明只要我們踏出第一步,便一定會愈做愈精,繼而做到最好﹗如果文明社會是輛三輪車──政治、社會、經濟;歐美就是社、經兩輪已經鬆脫,只剩下政治(選舉制度)一輪,所以停滯不前。至於香港過去170年雖沒政治一輪,但社、經兩輪都健康運作,所以今天在各方面已力逼倫敦、紐約,例如金融、藝術、教育、醫療。若能加上政治一輪,加強政府向500萬選民問責,肯定會幫香港鋪出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路,讓年輕一代幫香港更上一層樓,超倫敦、過紐約。

現在,我們隨時因一時意氣,愈看愈窄,只聚焦一個格子而忘了圖畫;只專注政治一輪,卻忽略了社、經兩輪;結果落得不但裝不上最後一輪,連社會經濟都「甩轆」的三失局面。香港本可成為全球最文明城市,把國際都會排名由「紐倫港」改寫為「港紐倫」。相反,若我們不把握如此寶貴機會,選擇原地踏步,那麼這個「原地」,就會是173年一直成功的香港的「葬身之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