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9, 2013

塔林的渴求

(刊於AM73020137月29)

我在數周前和一家大小到了北歐暢遊兩星期,來了一趟「三合一之旅」——集慶祝結婚20周年、教育孩子們和研究北歐經濟社會情況於一身!這次先談遊覽芬蘭時,順道拜訪的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Estonia)首都塔林(Tallinn) 。雖然只在這近800年歷史、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逗留了半天,卻有深刻體會!

剛下郵輪與我們年輕英俊的導遊Mott會面,他開口便說道:「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你的報道……」這令我眼前一亮,相信很少導遊會像他一樣嘗試認識每一個顧客。

Mott帶我們參觀的首個景點是一個亂葬崗,是當年蘇聯入侵時遇害者的入土之地,現在已變成寧靜優美的花園。在這裡,Mott跟我侃侃而談,為我上了課東歐歷史101!

愛沙尼亞是個多災多難的小國,20世紀飽受前蘇聯蹂躪,人均GDP在1987年脫離蘇聯前夕只剩芬蘭七分之一。90年代初期轉型市場經濟,經歷社會秩序混亂的困難時期,其後終有起色、高速增長十多年後卻又受2008年金融海嘯重創,失業率暴升至20%……

不過,愛沙尼亞人卻是充滿韌力的民族:經濟在歐盟持續不振下迅速復甦,失業率短短幾年間回落至10%;在經濟自由化政策下(愛沙尼亞經濟自由度高踞歐洲第三,高於英法德荷及北歐諸國),人民創業精神得以全面釋放,每兩名國民便有一個是創業者;政府大力投放IT,甚至以憲法規定,大公司要提供免費Wi-fi,今天成為歐洲一大IT hub,孕育出風行全球的通訊軟件Skype,更被BBC起了 「e-Stonia」 的外號。

很難想像一個人口僅香港五分之一的小國,可在20年間由社會、經濟崩潰變成全球資訊經濟發展的先鋒者。這是資本主義的成功故事:市場經濟釋放經濟潛力和刺激創業精神,令國際競爭力由無到有,成為東歐第一,由落後的共產國度成為高科技知識型經濟體(knowledge economy)。

臨走的最後一個景點是個棄置了的監獄,以往是囚犯「打直入打橫出」之地,環境極為惡劣;如今酷刑、苦難已成歷史,監獄旁開了充滿活力的海旁酒吧,是本地人BBQ、把酒言歡的地方。Mott在這裡遇到他的導遊同伴,兩人一碰面爭論的問題竟是「藍鯨是否史上最大的動物」!原來他們早前為了戒酒,決定沉醉於另一種東西之中——知識,參加很多「Trivial Pursuit」常識問答形式的Online Quizzes;其後Mott又跟我分享了很多科學、歷史的冷知識和對世界政治、經濟的看法……他們令我驚覺,knowledge economy 也需要knowledge people。

遇上這位堪稱是我見過最博學多才的導遊後,我深深覺得愛沙尼亞是個有競爭力、前途光明的地方:年輕一代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面向全球的外向、開放思維,而不會抱有內向、守舊之心。盛極而衰的地方見得多,卻絕少像愛沙尼亞般衰極而盛——我們香港人也要學習他們的成功之道:「Stay hungry」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