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5, 2015

請境隨心轉 請開心消費(二)

(刊於2014年12月27日的AM730)

近年港人多談民主,而忽略了民生政策的討論,所以上星期我建議大眾把精力放在政策討論,而非空談主義。

正如胡適先生1918年為文指,「為空談好聽的主義及叫響亮的口號,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鸚鵡和留聲機都能做的事。」其時中國飽受西方列強蹂躪、又正值軍閥割據年代;胡適先生作為「反傳統、反儒教、反文言」的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他渴望我國改革求變之心無庸置疑。但即使如此,他亦不忘提醒同路人要「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1949年我國人均壽命38歲,當年的8、9歲小孩就可能是孤兒,這也可能解釋了保良局的出現;1959年人均壽命50歲;到2009年是75歲。由無父無母到三代同堂,無論這是甚麼主義,都是進步。當然,改善的空間不論甚麼主義、哪個國家,永遠都有。既然如此,我們更加應該多談實際政策,加快向前發展。

胡適先生問得好﹕「為什麼談主義、口號的人那麼多,提出解決方法的人卻那麼少呢?」我深信佔領區外區內,700萬香港人都是好人;而過去三個月,我們談主義、講理想都說夠了。既然香港的問題那麼多﹕樓價高、租金貴、人口老化、缺上流力;我希望大家都能境隨心轉,讓好人幫助好人,想想我們為老、中、青三代,實際上可以做些甚麼。

我絕對支持年青人追求理想。但在追求理想的同時,也要有「理」智、深入的思「想」。到未來有一天我們一人一票,當家作主,那到底應當如何扶貧﹖何處覓地建屋﹖如何逆全球人口老化的洪流為年青人提供上流動力﹖如果大家今天對這些重要議題,有比現時政府更好的答案,不論你相信甚麼主義、支持怎樣的民主,大可提出來,現在就落實,真正解決問題。我相信在保障基本人權、自由的前提下,甚麼主義也好,都應有很大的空間讓政策發揮。因為香港有700萬好人,沒有人想傷害其他人,所以很難相信會有任何人主張任何損害香港的主義。求同存異,只要大家都真的希望香港好,我相信「同」總會比「異」多。

佔領結束當晚,太太說繞了75天道,怕日後駕車回家也認不到路,所以我請她外出吃宵夜,順便帶路一次,頓時為兩個半月以來堵塞的道路失而復得感到莫名興奮。鄰桌一位先生對店東霞姐說,「你的粥從未試過如此美味﹗」;另一桌的一位太太則說,過去兩個多月好像被人持刀勒頸一樣,喪失自由。希望佔領者和市民在未來數月沈澱後,都應明白有些處事方式,真的會對很多家庭造成深刻影響,從而更加尊重別人。境隨心轉,既然雨傘運動令全球聚焦香港,我希望港人能經一大事,長一大智,用我們傳統樂觀、擅變通、打不死的精神、堅定的信念,讓世人見證我們正面地利用這個運動,加快討論及落實一些有實效的利民政策,令香港更上一層樓,成為一個更文明、更人性化、更繁盛、更有活力、更和諧的國際都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